第23章:家的壁垒
策略已定,行动开始。
林夏精心撰写了一篇题为《青春的跑道,不应只有冲刺的哨声——关于成长、健康与理解的随想》的文章。她避开了直接说教,而是从社会学角度,探讨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、社交与自我期待的多重压力,分析了在高速运转下身体可能发出的“抗议信号”。文中,她温和地提出,家人的关怀是抵御风雨的港湾,但有时过度的保护与简单的“切断”式管理,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关闭沟通的渠道。
“一句‘我明白你不是故意的’,或许比一剂补药更能抚平焦虑;一次平等的交谈,或许比严格的禁令更能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。”她在文末这样写道。
文章通过“山河渡客”发布,保持了账号一贯的沉静与思辨风格。李铭帮忙在几个教育类和亲子类博主间做了小范围推荐。陈舟则动用关系,将文章链接分享到了青禾所在大学的校内论坛“心灵港湾”版块,以及几个年级大群的匿名聊天中,希望能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触达青禾的父母。
几天过去了,文章获得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年轻学生的共鸣,评论区不乏“深有同感”、“多些理解”的声音。但青禾父母那边,却如同石沉大海,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看到了这篇文章,或者即使看到了,也并未产生预期的反思。
“看来,我们低估了这层‘壁垒’的厚度。”陈舟有些无奈地放下手机,“他们可能根本不看这类‘年轻人’的公众号,或者即使看了,也会觉得是‘歪理邪说’。”
林夏没有气馁。【共情之锚】让她意识到,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深。青禾父母的态度,或许并非单纯的固执,而是源于某种更深层的担忧或认知模式。
“我们需要更了解他们。”林夏决定再次动用系统,“也许在青禾的记忆里,有关于他父母更具体的线索,比如他们的职业、兴趣爱好、关注的信息渠道,或者他们与青禾之间典型的沟通模式。”
【是否对‘青禾’相关记忆进行深度追溯,聚焦其家庭互动模式与父母形象?消耗愿力:500涟漪。】
“是。”
【愿力-500涟漪】
【当前愿力储备:涟漪】
意识再次沉入。
这次的记忆碎片更加琐碎,像家庭录像的片段:
·饭桌上,父亲(一位戴着眼镜,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)一边看手机上的财经新闻,一边训斥青禾:“你看看现在的经济形势!你不拼命,将来怎么办?”母亲(一位面容憔悴,围着围裙的女性)则在旁边帮腔:“你爸说得对,我们都是为了你好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全家被大火焚烧时,消防员老公在老家娶妻 儒道至圣 兆灵 偷吻后,禁欲教授他夜夜沦陷 八十万梦碎课堂 公主才华冠天下,男人哪有登基香! 儇翘峡貌WrGI赶揖 假装从没认识过我 儿子竟是小黑豹 六年前借种清贫男大,再见他竟成大佬了? 似睾诜概Wk7p山剐 倮饶删志YUwl节志 佛诵余生护格桑 仙妾逃跑后飞升上神 假装穷人,让爸妈榨不出我的钱! 任务完成:攻略对象已破产 像枕头像面包 恋综爆改无限流 你曾不让我沾风雪 你的眼神点燃我的黑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