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:微光预言
“沉浸式记忆”带来的震撼尚未完全平息,档案馆进化引发的涟漪,已悄然扩散至一个更为前瞻,也更为敏感的领域。
触发点是一次常规的“社区脉搏”数据更新。林夏在梳理一个大型混合社区(包含老旧回迁区与新建商品房区域)的情感动态数据时,并未像往常一样,只生成反映“当前”情绪状态的图谱。她的意识被一股新的、更为精妙的引导力,带入了一种对数据“趋势”的感知中。
这不是对未来事件的明确预知,更像是在浩如烟海的记忆与实时情感数据中,捕捉到了一些微弱却持续的信号,它们如同夜空中即将划过的流星那最初的光痕,预示着某种“可能性”的轨迹。
当她将这种感知聚焦于该社区关于“公共绿地使用”的讨论时,一幕模糊却连贯的“情景推演”在她意识中展开:
她“看到”了未来两周内,由于新建商品房区域居民对绿地“秩序”和“安静”的诉求,与回迁区居民习惯性的、更具生活气息的使用方式(如广场舞、孩童追逐嬉闹)之间冲突加剧。相关的抱怨和争执在社区论坛和线下不断累积、发酵,最终在某个周末午后,因一起孩童踢球不慎撞到静坐休息的老人而引发的口角,升级为两个区域居民代表之间的激烈对峙。
推演到此戛然而止,并未显示最终结果。但这清晰的冲突升级路径,让林夏瞬间警醒。
她立刻将这份基于数据趋势感知的“预警”,以内部报告的形式提交给苏哲和陈舟,并附上了支撑该判断的数据关联链。
“这……已经不是简单的现状分析了。”陈舟看着报告中那条清晰的冲突升级时间线,语气充满了难以置信,“这更像是……基于群体行为模式和情感互动逻辑的……微观预测?”
苏哲的震惊则迅速转化为法律和伦理层面的审慎:“预测未来?林夏,你确定吗?这能力的边界和准确性如何?如果我们依据这个去提醒社区,相当于介入并试图改变未来的走向,这其中的责任和风险……”
“我无法百分百确定,”林夏坦诚道,她也在努力消化这种新能力带来的冲击,“它基于的是现有数据中蕴含的‘倾向性’和‘潜在张力’。就像观察天气,我们无法断言某时某刻一定下雨,但可以通过气压、湿度、云层判断下雨的概率很高。我感知到的,就是社会情绪‘气压’的变化趋势。我将其称为‘微光预言’——捕捉那些预示未来变化的、微弱的数据之光。”
为了验证,他们没有直接干预,而是以“社区情感动态观察”的名义,向该社区的社工站提供了一份温和的提示,建议关注新旧居民在公共空间使用习惯上的差异,并适时组织一些促进融合的交流活动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任务完成:攻略对象已破产 假装从没认识过我 儒道至圣 似睾诜概Wk7p山剐 八十万梦碎课堂 六年前借种清贫男大,再见他竟成大佬了? 你的眼神点燃我的黑夜 兆灵 仙妾逃跑后飞升上神 像枕头像面包 儇翘峡貌WrGI赶揖 恋综爆改无限流 偷吻后,禁欲教授他夜夜沦陷 假装穷人,让爸妈榨不出我的钱! 倮饶删志YUwl节志 全家被大火焚烧时,消防员老公在老家娶妻 公主才华冠天下,男人哪有登基香! 佛诵余生护格桑 儿子竟是小黑豹 你曾不让我沾风雪